“美声”在她的课堂回荡——记牡丹区新兴中学语文教师石晨

2024-01-28 14:2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吴宝杰

  大众网记者 吴宝杰 菏泽报道

  新兴中学语文教师石晨,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特长,把听说读写融入语文教学,打造“美声课堂”,用扎实的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铺建更平坦的发展道路,让学生心有热爱,不断前行。

  “美声课堂”

  工作第一年,石晨发现多数学生在朗读时拖腔,缺乏激情,说话时ing和eng不分,方言味重,读书缺乏美感。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的她尝试打造心目中的“美声课堂”,她从纠正读音开始,带领学生进行发声、朗读训练,她把“字正腔圆”的专业知识融入课文朗诵中,逐渐把“美声”的理念贯穿于每一堂语文课,实现播音主持专业和语文学科的有机融合。

  为了更好地训练“美声”,石晨打造“美声”诗会,她与学生们把喜欢的诗歌分享出来,根据诗歌内容,逐句讲解正确发音、语速语调、朗读节奏、情感把握和朗诵方式,并通过配乐朗诵的形式分小组进行比赛,选出最美朗诵学生,并把学生朗诵的过程录下来,在班级内进行展示,提高学生朗诵的积极性。

  为了让更多学生受益,她开设了“播音主持”校本课程,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美声”。朗读诗歌、说主持词、口播新闻,学生沉浸在课堂中,热情高涨。原计划招纳30名学生的校本课程,因学生积极性太高,最终招纳60人。每逢学校举行活动,这些学习“播音主持”的学生就成为了主力军,策划、展演、主持,让学校的活动精彩纷呈。

  石晨说:“我从学生的朗诵入手,纠正学生的发音、情感、节奏,让他们说话、朗诵时接近美、体验美、分享美,带着感情体味每一篇文章的美,也为他们的兴趣爱好发展奠定基础。”

  读书分享

  每周四下午,都会有一场“击鼓传花”阅读分享会在石晨的语文课堂上演。在分享会上,石晨随机选出6名学生,让他们分享读书感悟,其他学生作为评委点评亮点与不足,进行打分,接着,这6名学生选出其他6名学生继续分享,其他学生评价打分,如此循环往复。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登上讲台交流分享,锻炼本领。

  这样的读书分享会在石晨的语文课堂从未中断,“我起初发现多数学生不善交流,不会表达,更不知道如何向同学分享读过的书,为学习语文增添了难度,我从交流分享入手,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以此让学生多读书、多表达,打破课堂上的沉闷。”石晨说。经过探索和调整,石晨基于教材上提供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阅读书目,让学生进行篇章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她带领学生边读边感悟,并且把感悟变成文字进行分享。

  一届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梁心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生,说话柔声细语,而且比较胆怯。在读书分享会上,石晨选她作为第一个分享人,让她发挥想象,分享阅读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感悟。一开始,梁心茹只会照着课本念课文上的句子,石晨发动学生提问:为什么小女孩一个人卖火柴?为什么小女孩要去找奶奶?梁心茹有了分享的方向,逐渐不再羞涩,侃侃而谈,她说:“石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表达,也让我对读书有了更大的热情。”

  “石老师的阅读分享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朗读能力,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看到自己成长的轨迹。”同事赵凯凯说。

  上出“语文味”

  石晨总是精心备课,做到心中有学生,脑中有教法,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把课堂上出语文之美。

  石晨参加牡丹区语文教学年会,讲授《中国石拱桥》一课,这是一篇典型的事物说明文,与记叙文相比显得有些枯燥无味。如何在扎实掌握说明文知识点的同时,让课堂充满趣味,上出“语文味”,是她面临的最大难点。石晨创设诗意情境,她让学生讨论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和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两首诗与古代桥梁建筑的艺术美,带领学生欣赏著名的港珠澳跨海大桥视频,让学生说出新时代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每一位学生发一个取名为“中国小贡橘”的橘子,这样就呼应了《中国石拱桥》,随即让学生描述橘子的种植历史,并模仿写一篇说明文。经过师生互动、分享习作、点拨评价,学生加深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了浓厚的爱国情怀。《中国石拱桥》获得了教研员和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获得区级公开课证书。

  在石晨语文课有“味”、有趣的感染下,学生们点燃了学习语文的热情。跟着石晨学习“播音主持”校本课程的小贝,被石晨的课堂形式所吸引,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不仅把文章读得优美动听,而且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成绩提高得很快,她说:“石老师带我学到了语文的美。”

  参加工作六年来,石晨先后获得区级优质课、区教育叙事征文比赛一等奖、区教育系统“中国梦·新时代·新使命”百姓宣讲比赛二等奖等荣誉。新兴中学副校长郑昌斌说:“石晨老师对工作很热情,很细致,很用心,很到位,语文教学有特色,成绩突出,是年轻教师的表率。”

返回菏泽大众网首页>>

初审编辑:沈甲亮

责任编辑:刘进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