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扶贫”更需“扶智” “输血”更要“造血”

2014-02-19 10:48:00 作者:潘铎印  来源:大众日报
春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帮贫扶困、“送温暖献爱心”是件好事儿。但是,笔者认为,“送温暖”不能局限在“一袋米,几斤油,几百元钱”的旧模式。“送温暖”不仅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脱贫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帮扶的“输血”扶贫很实惠、受欢迎,具有雪中送炭的功效,但不是万全之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和困难家庭的贫穷面貌。

      【观点】给贫困户“输血”,只能帮其解决暂时之需,而教他“造血”方法,则可以帮他学会生存技能,提升生活质量,受用一生。
      春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帮贫扶困、“送温暖献爱心”是件好事儿。但是,笔者认为,“送温暖”不能局限在“一袋米,几斤油,几百元钱”的旧模式。“送温暖”不仅要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更要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困境,脱贫致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资金帮扶的“输血”扶贫很实惠、受欢迎,具有雪中送炭的功效,但不是万全之策,难以从根本上改变落后地区和困难家庭的贫穷面貌。
      治贫必先治愚、扶贫要先扶智,只有增强“自我智力造血”功能,才能彻底扭转局面。扶贫不仅需要物质扶贫,更需要智力扶贫,“输血”更要善于“造血”。实施农村帮扶,须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要善于为贫困乡村和困难家庭科学发展、长远发展谋思路。
      帮扶先要“扶人”。应通过多种形式,对人实施“扶文扶智”,进行文化智慧的渗透、启迪和滋养,让农民开阔视野,增强致富本领,增强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可持续力。实施“扶文扶智”文化帮扶,营造“造血”机制支撑,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帮扶要帮助村班子建设。帮助当地村干部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好农村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帮困难群众选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帮助培养一批有为的年轻村干部,为群众留下“不走的主心骨”;帮扶要帮助建立、规范、完善一套管用的规章制度,为村民持续发展、乐业幸福提供保障。
      送温暖,应该思其所忧、急其所困、送其所需。各地各部门应为贫困对象送路子送招数送政策,实现“造血式”送温暖,让他们有盼头有奔头,充满对生活的信心和期盼。应以增强“造血”功能为主,针对困难家庭不同情况,找出标本兼治的办法,在政策、文化、技术、信息、培训等致富要素上有针对性地帮困扶贫。使困难群众获得生存技能,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提升自主发展的能力,为困难群众创造解困致富的条件和环境,增强他们走出困境的信心和能力,这才是最根本的、最好的“送温暖”。
              □青岛读者 潘铎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