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好乡音”发音人 将通过录音代言济南话

2014-02-27 10:35:00 作者:记者 刘建宇  来源:山东商报
去年8月底,为抢救和保存衰危的济南方言,济南市正式启动寻找最地道方言的 “征召济南话发音人”活动。本报联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济南点 相关方,配合该活动,发出了寻找“济南话好乡音”的口号。

    部分济南话发音人和备选发音人正式亮相


      去年8月底,为抢救和保存衰危的济南方言,济南市正式启动寻找最地道方言的 “征召济南话发音人”活动。本报联合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济南点 相关方,配合该活动,发出了寻找“济南话好乡音”的口号。本版文/记者 刘建宇 张雯雯 图/记者 王晓峰

      4位“老济南”脱颖而出

      经过近5个月的报名、筛选、录音等环节,昨日,济南市语委办向社会公布了入选“济南话发音人”的10人名单,其中包括正式发音人和备选发音人。同期,济南话最地道的四人,也就是4名“济南好乡音”正式亮相,分别是赵致平(老年男性)、马俊凤(老年女性)、刘志琛(青年男性)、田宏乐(青年女性)四位土生土长的“老济南”。
      此外,李德绰、刘金香、孙业鸿3人入选地方普通话发音人,李春源、王浩、王暖为备选发音人。

      将通过录音代言济南话

      有声资源数据库在全省共设置了120个调查点,山东省全部的调查工作计划在2016年前完成。届时,整个山东省有声资源数据库将被放到网上,向全社会免费公开。“比如我想查‘吃饭’在广东某地的发音,他就能在系统中查到客家话中发音‘思凡’,闽语中是‘甲崩’。这个系统可以具体到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县的方言,也会显示该地的方言系属。”专家组成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正式发音人共分两种,分别为济南话发音人(即本报“济南好乡音”)和济南普通话发音人。4名地道济南话的发音人,分别要求出生于1941年至1950年之间的老年男女各1人,出生于1971年至1980年之间的青年男女各1人,这4位发音人需在济南老城区(护城河内)成长,未曾在外地长住(半年以上),能说地道的济南话,家庭语言环境单纯,父母、配偶均是济南人且长期在济南居住生活。四位发音人的济南话声音将被收录到“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通过他们的录音将代言济南话。

      回顾
      济南话发音人 这样选出来的
      【报名】

      2013年8月21日到8月28日,为期8天。205名应征人报名,基本符合条件的151人通过信息填报及问答审核。

      【第一轮测试】

      34人脱颖而出,并进入由专家组把关的第二轮遴选。

      【进入二选】

      8月底逐一考核,包括自述、朗读、答问。济南市语委办邀请若干名参与第一轮筛选的热心市民组成的顾问团全程参与,本报也特邀了董文斌等济南话民间学者及“老济南”监督参与。

      【进入终选】

      8月31日,13名市民接受最后一轮测试。专家抛出提前选好的字词句,应征者讨论地道的济南说法是什么,以检测参与者的语言组织能力、流畅程度等。经群体测试,有声数据库山东库建设核心专家组最终敲定,共10人进入培训及录音环节。

      【录音】

      依据2010年出版的《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中的国家标准,录音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语四大方面,具体包括1000个字,1200条词汇,50个语法例句,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选1-5个话题讲述,以及征召的4名发音人共同完成的对话。在录音前,专家组会对发音人进行培训,要求他们不能照着字念,而是通过复述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去年9月开始,4名济南话发音人、3名济普发音人参加了单字、词汇、语句、故事讲述和对话环节的正式录音、录像程序。发音人的发音都使用国际音标进行标注,并制成纸质材料,进行存档。

      聚焦普通话发音人
      
      伴随着地道济南话的征集,济南市语委还面向社会征召3名地方普通话发音人,其目的是为了考察当地普通话的推广情况。

      孙业鸿
      (72岁,退休工人老年女子济南普通话发音人)
      入选后每天在家“做作业”
      
      “我从小就住在解放阁附近,小时候每天都在通往黑虎泉的48层台阶跑着玩,我们兄弟姊妹8人,都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所以一看到征集济南话发音人,我觉得没有比我再合适的了。”济南普通话发音人孙业鸿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72岁的孙业鸿是一名退休工人,退休后,时常参加街道上举办的各种活动,还负责街道办的宣传、防疫工作。自从参加济南好乡音的选拔后,孙业鸿可谓“全家总动员”。因为字、词前期需要自己搜集,所以孙业鸿除了参加培训外,一有时间就四处找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问济南方言词汇,每天晚上回家都要做作业,练发音。

      刘金香 
      (66岁,老年女子济南普通话发音人)
      一篇民间故事录了四遍
      
      刘金香告诉记者,她和妹妹去报名时,已经是最后一天报名了。工作人员让她们读了一篇短文后,就让她们回家等消息。担心因报名晚了会被遗漏,两位老人再三叮嘱工作人员记清楚。“走出大门后,还是不放心,我俩又返回去,又给工作人员确认了一遍。”刘金香说。
      说起自己的济南普通话,刘金香笑着说:“说了一辈子济南话,哪会说什么普通话啊,就是上学时读课文用普通话,可还带着方言味儿。但专家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普通话越不标准,效果越好。录音时,经常说着说着济南普通话,就拐到济南话上去了,光讲《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就讲了4遍才通过。”

      李德绰
      (65岁,退休干部 老年男子济南普通话发音人)
      说了“南腔北调”的济普
      
      “当时就是冲着济南话去的,最后却成了济南普通话的发音人,反正不管怎样,也算发挥余热了。”今年65岁的退休干部李德绰说。用他的话说,济南普通话的感觉是“南腔北调”。“我是土生土长的济南人,平时在家都说济南话,只有去外地出差、去火车站买票或在公共场合与人交流时,才偶尔说普通话。如果按普通话的标准评价,我说的很不好,但却符合济南普通话的要求。既有方言味道,又有普通话的感觉。”李德绰说。李德绰向记者表示,“平时和街坊邻居打交道都说济南话,要是说普通话,人家会笑话,说感觉‘揍试’,所以录音时让按济南普通话说,脑子要时刻紧绷着弦儿,稍不留神就跑偏了。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