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限象:各种“限令”进行城市管理

2014-03-05 09:15:00 作者:  来源:山东商报
对用各种“限令”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形象概括。实质是以行政手段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干预和约束。

      一个谐音词,便能将林林总总的“限令”代指起来,生动得很。

      【释义】 

      对用各种“限令”进行城市管理的一种形象概括。实质是以行政手段对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干预和约束。

      【例句】 

      限行、限号、限购、限贷……“限字诀”在各地轮番出台。然而,问题解决了吗?“限象”,成为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新解】

      单一个“限”字,不难理解:限制、约束。但再加一“象”字组词,便有意思得多。

      先是,得感叹汉字的概括力。一个谐音词,便能将林林总总的“限令”代指起来,生动得很;再一个,词照社会,能成“限象”者,也足见“限令”之多。

      限购、限行,城市里的“限令”,因缺乏配套举措,很多确已沦为一限了之。如“尾号限行”,它部分缓解了拥堵,但也促使一些家庭购置第二辆车,导致汽车量大增,反倒越限越堵。有数据为证:一项由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交通运行报告显示,2013年北京全路网工作日平均每天堵车1小时55分钟,比上年每天多堵25分钟。这意味着,实施交通限行政策已3年的北京,拥堵形势不仅没有明显改善,反而进一步严峻。

      买房限购限贷,开车限行限号……一味依赖“限字诀”,是唱不好为民歌的,徒增懒政之嫌。

      懒政现象,我们并不陌生。就在上个月,海南曝出一则新闻——东方市各公厕门口试点摆放拖鞋,市民如厕先换鞋。初衷很简单——方便搞卫生。从管理角度,此举的确减少了清洁工作量。但症结跟一些“限令”一样,只图自己省事,不顾群众方便不方便。折射出的,其实还是部门群众观念的淡薄。

      有人大代表就说了,“与其频限行,不如老老实实反思现行城市规划的缺陷。”

      说白了,一味“限”的危害,只让限象愈发“壮大”。我们的管理者,对民生问题,还是多从“效”、“能”二字上下功夫吧。李玉伦

      原载地址:http://60.216.0.164:99/html/2014-03/04/content_102796.htm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