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远飞 报道 乱停放的车辆将行人休息处堵住。
□牛远飞 报道 乱停放的车辆将路口围得严严实实。
□牛远飞 报道 交警将为每辆移走的车辆进行编号。
□ 本报记者 牛远飞
细节是城市文明程度最真实的考量,即使是自行车乱停乱放,也会导致“考量”失分。记者近日在济南市泉城路采访时,发现自行车违章停车占道的现象真不少。
在泉城路贵和商厦西侧的一个花坛旁,记者看到几十辆自行车、电动车整齐地停放在一起,乍一看,还以为这里是指定的看车处。可仔细一瞧却发现了问题,车轮下面是铺设的残疾人专用道,花坛旁原本为行人休息用的石凳也被堵得严严实实。记者采访时发现,这处自发形成的“停车场”正对着商场的出口,一辆正要驶出的汽车因为害怕碰倒自行车,不得不麻烦停车场管理员帮忙移开挡路的自行车。这位管理员告诉记者,“平时这里停放的电动车和自行车还不算多,要是赶上周末,能停好几排。这些乱停的车辆把整个人行道占得满满的,行人都得绕道走。”
记者继续沿泉城路向西走,在恒隆广场的门口也发现许多乱停放的电动车和自行车,本来是留给市民购物通行的路口却被这些车辆封堵住。记者看到一位正准备骑走自行车的小伙子,上前询问道,“这里是路口,是不是不能停车?”小伙子不好意思地说,“呵呵,觉得停这里方便,再说大家都停,我也就跟着停了,马上就骑走。”记者采访了另一位步行来购物的市民,对这些乱停放的车辆很有意见,“这些路口被堵住,进商场要绕道走,从商场两侧的地下停车场入口进入,既不安全也不方面。”
“每逢周末、节假日,经常有自行车、电动车被偷。”提及泉城路上的非机动车乱停放现象,负责该辖区的历下交警大队泉城路中队中队长王文虎很是头疼,“乱停乱放,无人看管,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据王队长介绍,泉城路共设置10处非机动车停车场,可容纳2360辆,包括三联商社南广场停车场、沃尔玛西门北侧停车场、齐鲁金店西侧停车场、榜棚街北口东侧停车场、芙蓉街西农业银行停车场、新华书店西侧向北小巷内停车场、齐鲁国际大厦西北门停车场、贵和商厦肯德基停车场、天地坛肯德基停车场及舜井淳和停车场。
为解决机动车无序停放问题,泉城路管委会办公室联合历下交警大队、泉城路派出所,召开商家座谈会,规定:自有非机动车停车场的大型商户,将员工车辆停放到停车场内;没有非机动车停车场的大型商户,由管委会办公室根据泉城路商业街实际情况划定区域,作为员工非机动车停车场,停车场安排专人看护,并安装监控设备;沿街小型商户员工车辆,由管委会办公室负责统计小型商户员工车辆情况并编号发放停车牌,所有获得牌照的车辆在按月交停车费后,可就近在泉城路商业街辖区内任一非机动车停车场进行停放。
虽然设有停车场,但有些市民为图方便,还是随意停放车辆。3月10日开始,交警联合管委会,对占用人行道的非机动车辆进行了集中整治。上午10点半,记者在贵和购物中心看到,执法人员正将一辆辆违章停放的自行车和电动车抬上货车,准备移走。交警对扣留的车辆都作了统一编号,并在车辆原来停放的位置标注了咨询电话,车主随后可到指定地点领取车辆并接受处罚。交警介绍说,“整治开展以后,此类乱停乱放的非机动车一律拖移,依照交通安全法规定,对车主处于10元钱罚款,拖移以后车辆集中存放的地点选在了工业南路69号,为的是让这些车主加深印象,不再乱停乱放。”
近几年,济南市正加快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把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以缓解交通拥堵现状,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从而营造舒适、安全、便捷、清洁、宁静的城市环境。但当我们在呼吁机动车让路于非机动车的同时,非机动车驾驶员也应该学会自觉维护道路交通秩序,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只有这样济南的空气才能更清新,交通才能更通畅,市民的幸福感才能提升。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