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发布涉及民生重点工作 市直部门发言人首次参会

2014-03-17 17:34:00 作者:于潇潇  来源:大众网
济南市政府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涉及民生领域的部分重点工作进行发布。济南市政公用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的新闻发言人首度参加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现场

      大众网济南3月17日讯(记者 于潇潇)济南市政府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就今年涉及民生领域的部分重点工作进行发布。济南市政公用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的新闻发言人首度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上,济南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李本海就近期市级领导同志有关活动情况和济南市今年部分民生工作安排情况进行发布。

      今年将开建一批民生保障工程

      济南市将加快推进二环西路南延、二环南路等快速路大交通建设,按计划完成凤凰路、纬十二路南段、和平路等一批主次干道建设改造与整修,开展“道路设施优化改造、安全整治、绿色出行提升行动”,打造便捷安全绿色出行环境。

      统筹推进“治脏、治污、治河、治洪、治水、治景”六位一体综合治理战略,加快城区雨污分流改造、龙脊河等综合治理和污水处理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地表水转换地下水系统工程,完成兴济河、历阳河等河道重要区段的生态治理。

      同时,济南将开工建设一批城市供水、燃气、供热等民生保障工程。

      在城市供水方面,加快推进东区水厂及配套工程,继续实施供水低压片区改造,建设部分供水加压站,加快西客站片区直饮水示范工程和东部城区管网水达标工程,实施部分既有地下供水设施工艺改造,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在城市燃气方面,新建孙村门站及LNG应急储运中心一期工程,进一步增强燃气保障能力。加快燃气危旧管网改造,确保燃气运行安全。在城市集中供热方面,加快腊山、唐冶热源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大供热管网综合节能改造,积极推进多方式、多元化供热与工业余热利用,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建立稳定的供热格局。

      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

      今年济南市社会救助工作将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原则,重点抓好救助系统、救助制度、救助标准、救助设施和救助管理服务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阳光民生救助系统建设。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推进社会救助资源整合和相关民生信息共享,完善县(市)区党员干部联系困难家庭数据库。

      二是加快建设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救助公开公示的通知》、《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村(居)委员会干部及其近亲属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备案制度》,提升社会救助工作透明度。

      三是适时调整年度“两保”标准。参照城乡低保分别达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居生活消费性支出的30%和33%左右,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和25%左右的标准,适时调整我市“两保”标准。

      四是推进农村敬老院设施建设。在坚持县(市)区、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的前提下,通过以奖代补形式,资助41处农村敬老院新建、改建项目建设。

      五是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推广市中区低保审核审批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审核审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社会救助管理服务质量。

      今年将建成50处农村幸福院

      李本海介绍,针对济南养老设施建设缺口较大的实际,突出抓好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建成10处建设规范、制度健全,功能完备、服务到位的养老机构;二是建成20处规划布局合理、建设规模达标、设施配套齐全、制度建设规范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三是建成50处选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配套、制度规范、标识统一的农村幸福院;四是在市中区、历城区、章丘市建成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依托为老服务“贴心一键通”,整合信息资源,通过升级改造,建设覆盖全市的市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五是依托职业院校、社会机构,市、县(市)区分别开展中、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本实现养老护理员全员持证上岗。

      据了解,目前,五项重点工作已经做出安排,正在逐项展开。

      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每生再提70元

      李本海介绍,在政府投入层面,重点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今年每生再提高70元,小学、初中分别达到770元和970元。城区计划新建1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增加2970个学位。新建和改扩建50所农村学校食堂餐厅,解决近3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的就餐需求。

      在师资力量配备层面,打破校际界限,实施名优教师跨校交换,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1700名优秀教师今年将全部跨校交换,逐步满足学生在家门口就能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

      在推进群体均衡层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区集中公示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全市义务教育无缝隙覆盖。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建设,确保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应上尽上”并接受良好教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