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通讯员qq群:162622105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首页 > 山东新闻

济南公共自行车“再上路” 古城区和奥体片区试点

2014-04-05 09:47:00 作者:张晓莉  来源:济南时报
近日,济南初步确定在古城区和奥体片区先期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08年这一系统“首吃螃蟹”,为何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后就消失了?2014年济南市着手试点,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规避风险?

      近日,济南初步确定在古城区和奥体片区先期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2008年这一系统“首吃螃蟹”,为何在短短的两个月之后就消失了?2014年济南市着手试点,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规避风险?

      2008年,济南龙骑天际国际传媒公司在济南试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然而仅仅两个多月便以失败告终。“2008年省城公共自行车推行失败,主要是因为没有政府部门参与。”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表示,公共租赁自行车必须由政府部门主导。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总的来说,公共自行车作为公共交通工具,与公交车一样都有公益性的特性,需要政府财政支持,给予公益性补贴。

      2008年的试点匆匆结束,与试点企业的公司性质不无关系。盈利性的公司需要活跃的资金链才能连续运转,但是单靠公共自行车的租金收益显然缺乏可行性。记者了解到,自行车基础成本不高,但是运营成本却不低。从人力成本来看,一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一年的人力成本约为5万元。张汝华表示,除了给予财政补贴,政府参与还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市民对于新兴事物的认可度。他还认为,对于公共自行车这种需要方便借还的东西,站点的数量以及合理与否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2008年的试点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站点数量不够多。

      2012年9月25日,《济南市城市交通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2-2014年)》公布,其中提到启动公共租赁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同时,也确定了政府部门主导的模式。济南市规划局也已启动了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公共自行车及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目前已完成公共自行车系统中间成果规划方案,基本明确了公共自行车的功能定位、租赁点布局原则、布局重点和规模。

      政府已经参与进来,还应该注意什么?山东大学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张汝华认为,公共自行车发展须注重网络化、规模化、精细化效应,紧紧围绕“方便乘用”的原则。“为了方便借还,试点最好规模大一点,站点设计无缝对接,考虑实用性。”张汝华说,自行车良性使用应该更注重高科技手段。另外,在成本方面,租赁站点可采取投入广告、设置商亭等多种方式,不把成本转嫁到租赁者身上。

      (记者张晓莉 实习生张嵘 姜怡)

      原标题:公共自行车“再上路”这回政府来主导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嵩岳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网友热帖

重磅专题

记者调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