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叠罗汉的列车车厢,热门车票“一票难求”甚至被“秒抢”……关于春运的记忆,在人们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以前回老家需要一天时间,带着孩子、拖着行李,买票挤,上车也挤,仅在火车上就要四五个小时,简直是折磨人;现在乘动车,最快的一次只用了1小时17分,加上两头乘车的时间,不到半天就到家了。”今年春节,50多岁的济南市民余先生对比今昔变化,感慨地说。
余先生老家在潍坊,当年过年回老家的故事一拉一大筐。有一次,为了赶时间,他从济南乘夜车回潍坊,到火车站下车后天还没亮,最早也要7点才有汽车,他就和同伴在车站找了个有暖气的地方下棋,等到天亮了再上汽车回老家。
青荣城际铁路即墨至荣成段去年底投入运营,再加上胶济客专、京沪高铁山东段,山东的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达到1054公里,全省17市中通达高铁动车的城市达到10个。随着客专、高铁、城铁线路的开通,济南铁路局动车车次开行比例超过普通列车,乘动车出行成为很多人的首选。
即将开工建设的济青高铁将把济南到青岛的用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届时,余先生乘高铁、动车回老家就更快了,他惟一担心的是高铁“两端”的交通配套能否跟上。“现在高铁车站很多建在郊外,‘两端’的公共交通跟不上也不行。”余先生说,有时遇到堵车,赶往车站花费的时间甚至与乘坐动车的时间相当,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铁的速度优势。他希望,城市轨道交通、BRT等大容量公交车、出租车等配套交通系统能尽快完善起来,让人们出行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余先生的担忧正是孙女士经历过的。孙女士在广东建筑行业上班,今年过年先到婆家武汉,然后从武汉回娘家滕州,一路上都可以通过高铁直达。不过到了滕州东站,由于带着孩子行李又多,打车时闹了些不愉快:“我每年都回滕州,一到过年出租车都是一口价,乱涨价,其实价钱高也没什么,能安全到家就行,只是感觉火车站是城市的门户,而出租车是城市的流动窗口,如果管理、服务跟不上,影响城市形象。”
“如果高铁站的公交车能提速就好了”,济南市民靳先生吐槽,“我去济南西站接朋友,从火车站坐公交车过去,花了近两个小时,一共18个站,站站停,这个时间坐高铁都能到北京了。”的确,高铁站配置公共交通设施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更要考虑交通工具的运营是否合理高效,仅仅衔接上了,但有一端“掉链子”,就难能更好地发挥出快速交通系统的优势。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与物流工程学院教授蔡志理用“生态位”来解释这类现象,世间万物都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城市客运各种交通方式应分出不同层次,满足乘客的不同出行需求。对于时间要求紧、价格可承受的,市民可选择出租车;对时间要求一般但运量大的,可设置大站快运或一站直达式公交;对时间要求宽松的,乘客可乘坐普通公交。
近年来,高铁、动车发展迅速,如果仅以高铁站点选在郊区,而一味让高铁“背黑锅”有失公允,作为市民出行主要工具的公交和出租车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而目前高铁站公共交通面临的问题已不容忽视,公交路线规划需要改进,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出租车市场混乱须规范,这些问题都会扯快速交通运行的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