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济南9月25日讯(记者 陈玮 马云云)随着八项规定的实施,“中秋节”这个被赋予其他“含义”的传统节日,显得不再那么“意味深长”。
作为“承上启下”的处级干部,他们的感觉或许最为明显,也最有代表性。在今年中秋节来临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四名不同领域的处级干部,听他们来讲述过节感受。
地级市党政机关处长:没下级单位敢来了
离中秋还有几天,林强仍然在忙着写各种材料。今年的中秋他准备在家过,这些年都是这样。“我说了不算,手机必须要保持畅通,随时待命。出省、市要提前汇报,太麻烦了,干脆就不出去了。”
虽然路上被堵得水泄不通,但林强单位门口却很清静。然而在八项规定出台前,却不是这样的景象。“以前单位门口都停满了车,大部分都是下级单位过来送礼。这是惯例,比如县级向市级送礼,市级向省级送礼。”他说,不过送的都是土特产,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人情走动。“所以来送的礼物也不是多贵重。”
林强也是别人的“下属”。他记得,四年前的中秋节前几天,自己还搬着礼品,挨个去领导家里送。“顺便拜访一下,对领导来说是尊重,其实也真是没其他的意思。”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整个单位都清静多了。”林强说,每次过节前夕,省里都提前明令禁止下级单位过来走动。现在的聚会大多也都是私人聚会了,很少跟同事们在一起吃饭了。毕竟被抓住了,说也说不清楚,更别提高档酒店。但是有些上级领导是他的老师,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看看。“买了东西放在传达室,说是他的侄子,不在家暂时放一下。”他说,由于常来常往,传达室的门卫也就都信了。
地级市综合部门处长:中秋婚宴让人纠结
张伟在某地级市一个综合性部门任处长,当谈到处级干部过去每逢过节的“纠结”,他长叹一口气,“你说的太对了。”
“每次到了中秋节或春节,就得面临同一个难题:送不送礼,送什么?收不收,收了怎么办?”张伟喜欢清净,平常也不爱凑什么热闹。八项规定出台之前,到了过节就会紧张,因为他常听说同事给直管领导送礼。他所在的单位处室非常多,一个直管领导要分管好几个处室。“其他处的处长送了礼,是不是我也得表示一下,免得领导有啥想法。”
而下属送礼时,张伟过去觉得很正常,觉得就是朋友、同事之间的相互走动。“水果月饼之类的也不值钱。”但是最让他头疼的,是有些不熟的下属或者很少走动的亲戚也来送礼,而且看起来很贵重。“如果收了,不会让我办事吧?”这两年,张伟觉得轻松多了,起码不用再这么纠结了。送礼相当于给领导添了一个心事,作为下属,最好是发送个短信问候了事。
但是,张伟又有了新的小纠结:在八项规定出台以前,中秋节是常去参加婚宴的日子,然而现在有了婚宴,他又要考虑,去不去,随给多少份子?同时,同级同事或领导们给孩子办婚礼,都专门避开中秋节等重要节日,“基本不设置礼金台,一旦有随礼的,怎么说清楚?中秋节实在是太敏感,反正婚宴什么时候都能办,也不差这么几天,你说是不是?”
厅级机关部门主任:最怕有人把东西丢在门口就走
“别,你别这样。再说吧,好吧?”听筒还有说话的声音,李文就挂断了电话。“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嘛!”
打电话的,是李文的一个老朋友,快到中秋节,非要过来看一下他,并拿了一些家乡的茶叶。“这怎么能行呢?现在是什么时期!”
前几天,李文所在的单位下发了《关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确保廉洁过中秋国庆的通知》,每次到了这个时候,他都知道这是一年中检查监督最严的阶段。“比如拿朋友来看我这事儿来说,一旦被举报,我必须要作出说明,谁来给你送,什么样的朋友,朋友为什么来,一一都得说清楚。”
李文是某个直接管理下属单位的主任,很多涉及到老百姓的生活,这让他的交际面非常多,而现在也带来了“麻烦”。“一到这个时候就怕有人来送礼,或者丢在家门口直接走了。”前几天,他的侄子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往自己所住的大院里走。正在院里的李文看见了,马上说,“别过来了,提着东西走吧。这让人看见了,实在不好解释。”
“今年中秋就在家里过,哪儿都不去。现在纪委查得很严,尤其过节期间,呆在家里,陪陪父母孩子最省心。”李文说着就笑了起来,“现在好在是不用给领导送礼了。以前公对公的走动比较多,其实也就是意思一下,对方一般也都会回礼。现在没有这套程序了,省事儿。”
科研单位处长:发信息问候,很少送礼
王静是某省直单位行政部门的处长。今年的中秋节,在济南土生土长的她,仍然照例跟父母在一起过。
王静说,主要的变化就是单位发的东西不一样。原来每到过中秋节,单位就会发粮食、月饼等。“去年停发了,今年恢复了,虽然量不如以前多,但是总体来说,心理上感觉变化不大。”
“科研单位的送礼风气并不是太浓厚,她所在的部门并没有实在的权力,也就没有太多利益牵扯。”她说,八项规定出台之前,每到快中秋节的时候,单位都会统一例行走访一些上级单位,现在已经全都停止了。
“过中秋节,不管是上下级还是平级同事,都只是发信息问候一下,很少有送礼的。”王静说,毕竟在科研机构,还是得拿出成果说话。
(应受访者要求,林强、张伟、李文、王静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