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
11.jpg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
22.jpg
点亮心灯 领航人生路 庆祝第30个教师节
QQ截图20140701154955.jpg
今年3月28日,菏泽市委书记于晓明在党的群众...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体育
中国击剑走出“贵族圈”
2014-09-23 09:52:00 来源:东方网 作者:
作为一项起源于欧洲的“贵族”运动,击剑在中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我在1987年曾经来到中国,当时中国的击剑运动还只有几名运动员,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么多俱乐部。作为男子花剑队主教练,叶冲也希望通过普及击剑运动来扩大击剑人口,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后备人才。

  原标题:中国击剑走出“贵族圈”普及之路值得称道

  新华社记者吕小炜摄

  9月22日晚的京畿道高阳体育馆正在上演女子重剑个人决赛,韩国观众为东道主选手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但世界排名第三的中国姑娘孙玉洁还是顶住了压力,拿下了中国击剑队在仁川亚运会的首枚金牌。随后,男子花剑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选手马剑飞同样战胜韩国选手,斩获金牌。中国男子花剑队主教练叶冲赛后开心地将22日称为击剑“中国日”。

  作为一项起源于欧洲的“贵族”运动,击剑在中国的兴起时间并不长。不过,凭着天生的灵活性以及后天的刻苦训练,中国击剑运动员已经在世界剑坛占据了一席之地,而击剑在我国的普及之路同样值得称道。

  竞技成绩和明星选手一度是击剑受到国人关注的主因,但很多“爱好者”对这项运动并不了解

  1994年王海滨、叶冲和董兆致在雅典世锦赛上首夺男子花剑团体铜牌,开启了中国击剑历史上著名的“三剑客”时代。但这样一支来自东方的队伍,要想融入欧洲人统治已久的剑坛殊为不易。

  从击剑赛场上的无人喝彩到裁判的刻意偏袒,“三剑客”始终没有登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不过不懈努力的他们让击剑这一运动慢慢被国人了解,随着仲满、雷声在奥运会上斩获金牌,明星选手的个人魅力同样帮助击剑更多地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

  然而,受竞技成绩和明星选手吸引的很多击剑“爱好者”其实对击剑的基本规则和观赛礼仪并不了解,这也导致了国内的击剑比赛乏人关注,观众席上空空荡荡,零星坐着观赛的还大都是其他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我们在法国比赛时,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击剑比赛的广告和宣传。比赛前还会有与击剑相关的表演,几千名观众把击剑馆坐得满满当当,这毕竟是人家的传统项目。”收获仁川亚运会女子佩剑个人铜牌的中国选手李菲十分羡慕击剑在欧洲的比赛氛围。

  击剑面临的受众问题是很多“冷门”项目发展的瓶颈。譬如自行车,无论是公路赛还是场地赛都很难在中国国内掀起波澜。仁川亚运会的自行车比赛同样遇冷,场地自行车赛场内观众寥寥。这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源于观众无法参透自行车比赛中蕴含的丰富技战术,而这种智慧和体力相结合的“战术魔力”才是场地自行车赛最神奇的看点。

  随着北上广涌现出很多击剑俱乐部,很多因为好奇而接触击剑的人感受到了这项运动的快乐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项目受困于传统的体工队模式,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圈子里,“唯金牌论”的观点占据了上风,项目的推广普及被忽视,从而阻碍了受众亲身领略该项运动的魅力。所幸目前中国击剑人在项目普及方面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北京、上海和广州都涌现了许多击剑俱乐部,不少因为好奇而接触击剑的人们感受到这项运动的快乐。

  “我在1987年曾经来到中国,当时中国的击剑运动还只有几名运动员,但是现在已经出现了这么多俱乐部。这20多年中国的击剑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女子重剑队的法国外教丹尼尔感慨道。但是丹尼尔也说,法国拥有500多家俱乐部,这些俱乐部之间经常进行交流比赛,有着较为完善的俱乐部联赛体系,从而激发击剑运动的活力。中国想要普及击剑运动,这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

  作为男子花剑队主教练,叶冲也希望通过普及击剑运动来扩大击剑人口,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后备人才。“从体校到省队再到国家队这种模式是我们长期的人才选拔方式,如果俱乐部和高校的击剑运动发展得好,完全可以成为我们新的人才库。”叶冲说。

  在亚运会这样综合性的体育赛事中,冷热项目的受欢迎程度确实是“冰火两重天”。但竞技并不是一个体育项目的全部,体育还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如果可以在普罗大众尤其是青少年中培养某个体育项目的爱好者,让他们不仅喜欢上这项运动继而热爱体育,而且养成终生受益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精神,那么这才是体育最有意义的价值。

  “击剑是体力与脑力完美结合的运动,可以让你身手灵活、反应灵敏,女孩子练既能减肥还可以培养优雅的气质。”孙玉洁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击剑运动中来,感受练习击剑给人带来的变化。

  其实,对一个项目来说,只有更多地把根扎向社会,让受众被项目自身的运动魅力所吸引,从而产生自发的关心和关注,甚至愿意主动参与到这一运动中去,才能让这项运动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下载“山东24小时”新闻客户端(http://sd24.dzwww.com/heze/)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