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祯祥老人保留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纪念章,都是老人的宝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菏泽市政府颁发给刘祯祥老人共和国功臣奖章
小本子跟随了刘祯祥60多年,上面记录了老人当兵时的事迹
老人认真的把纪念章包裹起来,珍藏在盒子里
□大众网见习记者 聂冬梅
■那一刻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亲历者
刘祯祥:山东菏泽单县人,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在战斗中脑袋开过花、胳膊挂过彩,右耳也在敌人的狂轰滥炸下震聋了,多次立过战功。
老兵,真的老了。64年前入朝参战,那时候的刘祯祥刚二十出头,意气风发,戎马倥偬。64年过去了,国泰民安早取代了硝烟和杀戮。但说起那时的故事,老人依然心潮澎湃。
60多年的时光,像一条小路,路的另一头,那场志愿战争早转身离去,但记忆还真切如昨。刘祯祥看到了自己,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老兵的记忆不会含糊,“三八线”迫敌、血站朝鲜、夜间行军这些往事,刘祯祥记得很清楚,仿佛时光从未流走。
入朝作战保家卫国
1950年6月25日,邻邦朝鲜突然爆发内战。次日,美国宣布进行武装干涉。9月15日,美军由仁川登陆朝鲜,随后与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大举北犯,直扑中朝界河鸭绿江。与此同时,美国飞机频繁入侵中国领空,对东北边境城市、乡村进行狂轰滥炸。唇亡齿寒,户破堂危。同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0年10月的一个夜晚,刘侦祥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中的一员,在没有空军掩护的条件下,分别从丹东等地,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
“东北战事吃紧,当时在芜湖的我们接到命令后,军队不分昼夜行驶,来不及休整和补充,直达丹东。”
刘祯祥的讲述,犹如是诉说着昨天发生的事——
零下三十八度急行军
“部队入朝时,美丽的新义州被美国空军狂轰滥炸成一片火海。完成第一次任务后,上级命令他们撤离,另有紧急任务,天黑之后回国。饭还没吃,我们十万火急地从丹东坐火车直达图们。第二次入朝时,长白山的温度在零下38度,大家边走边换棉衣。被冻得受不了了,战士们就抱在一起跳舞取暖。”
事有凑巧,我军向南,敌军向北,刘祯祥所在的部队第二天就和美国王牌陆战第一师交锋,打了起来。“志愿军官兵英姿勃发,威武雄壮,最后终于将陆战第一师歼灭!”
说起64年前的战事刘祯祥老人依旧意气风发。
一把炒面一把雪
提起在朝鲜战斗的日子,老人感慨万千,“当时的条件很艰苦,送上前线的土豆冻得跟冰块似的,用铁锨都砸不动,饿了就从干粮包里抓一把炒面(将大麦磨成粉末后炒熟),没有水就就着雪填进肚子里。”一把雪,一把炒面就是他们的伙食。
敌机经常在空中盘旋,一看到目标就会轰炸,白天行军,基本不可能,为了躲避敌机,军队一般都在夜间行军。为了防止被敌人发现,再冷也不能生火取暖。
活下来已经很幸运
刘侦祥的右耳完全失聪,这是在一次战斗中被敌人的手榴弹击中留下的“纪念”。“当时就晕死过去了,七窍流血,醒来已是两天之后。”刘祯祥说:“我能活下来,已经很幸运了,那次轰炸,我们四个人,活下来两个,一位副排长和一个侦察员都牺牲了。”
“一场战役下来,我们连180人,最后只剩下了我自己。”说着,双眼通红的刘侦祥哽咽起来。
1952年,刘侦祥返回祖国,被安排到一所装甲兵坦克学校学习。
1978年,返回菏泽老家任职菏泽拖拉机厂副厂长,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直到1991年离休。
“为祖国出过力,卖过命,感觉我这一生很值,作为老兵我看病不用花钱,退休金也花不完,作为幸存者我既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如今,刘侦祥已是85岁高龄,但他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继续发挥余热,为党为人民做点有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