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微信:dzw5122000
ss2.jpg
“家乡美 菏泽颂”全市大中专院校“宪法知多...
1111111.jpg
8月底9月初的每个周里,菏泽的新闻发布会都在...
1011.jpg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向污染宣战”,为...
2_副本.jpg
菏泽市食药监局极力构建“社会共治”的食品...
菏泽大众网
首页 > 重磅专题 > 2015年专题 > 全民阅读书香菏泽 > 开卷有益
失落的乡村——评《中国在梁庄》
2015-04-29 08:38:00 来源:大众网 作者:樱絮
梁鸿老师的《中国在梁庄》获得了2010年的“人民文学奖”,被称为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它的非虚构性在于,本书以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的方式,讲述了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的穰县,一个中原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变迁,以及当前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作者以一个归乡人的姿态,重回生命之初的地方,她用饱含深情的眼睛直击着那片她所熟悉的土地,用冷静的文字记录下了惨烈、颓败、诡异的众生影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一直把自己放在怀疑者的角度,没有评论、没有批判,只是单纯的展示那个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冲击下逐渐失落的乡村。

  梁鸿老师的《中国在梁庄》获得了2010年的“人民文学奖”,被称为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它的非虚构性在于,本书以口述实录、现场调查的方式,讲述了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襄盆地中部偏西地区的穰县,一个中原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在过去二三十年间的变迁,以及当前乡村内在的生存状态。作者以一个归乡人的姿态,重回生命之初的地方,她用饱含深情的眼睛直击着那片她所熟悉的土地,用冷静的文字记录下了惨烈、颓败、诡异的众生影像,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一直把自己放在怀疑者的角度,没有评论、没有批判,只是单纯的展示那个在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冲击下逐渐失落的乡村。

  全书一共有八个章节,开头介绍了梁庄的历史和现状,继而从教育、生态环境、留守儿童、老人赡养、夫妻感情等角度展现了目前乡村的生存镜像。作者还原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书中的故事感人而细腻,人物形象鲜明而饱满,文字中溢满了作者对于故土的热爱和痛心。梁庄,作为中国无数个相似村庄的缩影,它戳破了过去,却未指向未来。

  提及乡村,感觉突然有一种清新的乡土气息铺面而来,是平静安然的乡村小景,是飘着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是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的象征。在这个回忆里,有浓浓的青草气,有烧完麦秸后呛鼻的味道,有坑塘、有枣树,有大片分不清是麦子是韭菜的绿,还有偷摘别人玉米的紧张刺激。我并非农村长大的孩子,于农村的记忆也仅仅是暑假回姥姥家的几日体验生活,但乡村生活在我孩童的记忆里依旧留下了美好的印记。然这曾经的一切正以一种无法挽回的速度悄然消逝,污染、浮躁、破败一点点的侵蚀了乡村原本的面貌。

  中国是个古老悠久的国度,农业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盛行了几千年,孕育了人们长久以来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民品性、伦理道德等,“重义轻利、知足常乐、母爱子孝”皆出于此。乡村作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基石,支撑着历史。而工业文明的发展,现代化的推进正逐步吞噬着农村,整齐划一的房屋,平坦通畅的柏油路,林立的工厂,污染的河流,染着黄头发的小孩子,被我们定义了的农村突然面目全非。我在《中国在梁庄》中找到了深深的共鸣,什么时候起农村成为了民族的累赘,成了改革、发展的负担?这是谁的责任?而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国人家园的涣散?

  作者在书中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整个乡村最显在的变化就是路的改变。”平坦的公路看似缩短了村庄、城镇之间的距离,但另一方面,却割裂了城市和村庄的联系。“那一辆辆飞速驶过的汽车,与村庄的人们没有任何关系,反而更加强化了他们在这现代化社会中‘他者’的身份。”当村庄的人欢天喜地的享受这些公共设施的时候,刺耳的刹车声响彻上空,因为来不及躲避飞驰的汽车,年幼的生命已经损失了太多太多,人们在痛心疾首中开始慢慢返回到自己的道路上,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今年过年回姥姥家的时候,颠簸了一路,而公路也是才修好不久,后来听舅舅说本来工程质量就不好,又经常过一些拉货拉沙子的大卡车,不用多久就糟蹋成那个样子了。又因为西气东输工程正好路过那边,不少田地都被占用。可是农民们也是敢怒不敢言,舅舅说这土地都是国家的,资源也是国家的,守在自己家门口,你用不上也是活该。我当时觉得很难过,不能否认的是国家建设是以城市为中心,就算是农村政策不断在改进,但心理上的这种伤害又该如何来弥补。近些年来有好多关于工业污染田地的新闻被曝光,曾经清澈的小坑塘堆满垃圾,地下水污染造成吃水不方便,工厂非法占用耕地,在地大物博的中国这样的乡村太多太多,我们为了城市化现代化付出的代价远远超出了预想,并且没有挽回的希望。

  作者在书中对于农村教育问题也剖析的淋漓尽致,她揭开了一块刚刚愈合的伤疤,我们能够感觉到那些痛苦和疼痛。大概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记得王家少年,他单薄瘦弱看起来还是个孩子,甚至有些教养,作者说她忽然无法张口,眼泪模糊了她的双眼。是的,在保守的农村,传统道德仍然盛行的农村,没有人会去考虑作为留守儿童的内心,王家少年是丧心病狂,罪有应得。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社会问题,父母爱的缺失,扭曲的心灵,对于性的好奇等等这些潜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又怎么能够保证这样的事件不会再次发生。而像书中的五奶奶十一岁的孙子溺水死亡更是让人唏嘘,恐怕她在自己有生之年里都无法释怀。我四姨大概也属于留守老人的范畴,大儿子儿媳出去打工把孩子留在家里,冬天怕冻着,夏天怕晒着,后来小儿子结婚有了孩子就又得跑去给小儿子看孩子。两个儿子谁都不愿意吃亏。父母突然就被推到了一个浪尖上,只能任劳任怨,为自己以后老了做打算。什么养儿防老统统不管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变成了一种交换。整个农村大地都在盛行这种做法,没有人去怀疑道不道德,合不合理,老人们想的是怎样生存以及一种无法理清的溺爱。

  我一直不能接受读书无用论,也一直无法理解年纪轻轻就天天嚷着外出打工的孩子。但我身边确实有很多很多例子,比如舅舅家的表妹。她和我一样的年纪,上完初中就去一所计算机类的技工学校念了两年书,十六七岁就去南方打工了。再回来就带着浓浓的南方气息,听不惯家乡的话,看不惯家乡的落后,说什么也不想回到农村。后来,一个家人给她找了一份留在城里的工作,虽然是临时工但她也很欣然。我们并非熟悉,她说话时带着不太明显的口音,但我能清晰的感受到她想融入我们,融入这个城市的心情。我妈说将来在城里给她找个对象,你舅舅也就不用操心了。我觉得她是幸运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打工者的身份的确很尴尬,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不可能一直留在外面讨生活,又不甘心回到农村的轨迹,我们这个社会究竟要将他们放到怎样一个位置?这两年农村政策一直在变,虽逐步取消了农业税、教育附加等税收,减轻农民负担,但外出务工的中国乡村青壮年仍为减少,而农村村民自我防范与官方治安联防能力却在不断削弱,那些心怀歹念的人在唯余妇孺的空虚村庄,如入无人之境,农村安全受到了威胁,宁靖和谐的乡村成了被安全遗忘的角落。我们在抱怨农民工使城市更加拥挤的时候,也不能忘记乡村的空心化、老龄化、留守化给乡村本身带来的伤痛。

  我作为一个并没有深刻接触过乡村的人来说,对于书中提到的好多问题都无法评头论足,但乡村的变迁是我亲眼目睹到的,它的那种面对外人的羞涩感,那种一起蹲在街头吃饭的亲切感,那种历史沉淀下来的归属感都在一点点的殆尽,我这样看着有说不出来的心痛,这不仅是乡村文化的崩塌,也将成为整个民族信仰的崩溃。即便如此书中仍然寄予了我们一些希望,那个难得的不讲空话、具有思辨意识和现代观念的县委书记,在关于一些农村政策、现状发展、落实措施的想法中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他想改变乡村现状的愿望和决心,但我不禁又想问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村庄中这样的领导者有多少,乡村的变革要有好长一条路要走。

  梁庄作为整个乡村的代表被作者拿到了历史的舞台,她本着客观、冷静、怀疑的态度走进村庄,将她所了解的见到的一幕幕记录下来,剖析给我们看,她洋洋洒洒的文字里是她对于乡村每寸土地的情感流露,书中的每个故事我们都仿佛听过,书中的每个人仿佛都似曾相识,这样的情境我们看的太多太多,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怎么寻找出路。乡村一度落泪,我似乎能够听到那些压抑的哭声,不管城镇化的政策如何推进,我都希望那些急功近利的城市停下脚步等等我们失落的乡村。

  想随时随地随手掌握更多菏泽资讯,请关注菏泽大众网公众微信(dzw5122000)或官方微博(@大众网菏泽频道);想爆料?请登录“大众社区-菏泽论坛 http://hz.dzwww.com),或拨打新闻热线0530-5122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付娜
本文相关阅读


娱乐
社会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菏泽新闻
重磅专题
新闻视频
大家在看
精彩推荐
论坛热帖
关于我们 -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14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webmaster@dzwww.com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音像制品出版许可证
鲁ICP备09023866号 新出网证(鲁)字02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