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编辑:刘亚
赵孝庆(右二)长期致力于野外考察
赵楼牡丹研发中心的“专家墙”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牡丹在菏泽就是一部“活历史”。
国运昌时花运昌,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的命运与时代相伴,牡丹世家的命运也与时代相伴。
新中国成立后,菏泽牡丹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菏泽赵楼赵氏“牡丹世家”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从素面朝天的单一种群到姹紫嫣红的千百个品种,从“花开花落二十日”到“牡丹花开遂人愿”,从单纯观赏到“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从“墙内飘香”到“世界开花”……一切惊艳,都来自对“牡丹梦”的坚守。
牡丹界“一代宗师”
“赵守重比我长一辈,是赵楼赵氏第二十三世,堪称牡丹界‘一代宗师’。”昨日,赵孝庆说。
赵守重,一位土生土长的菏泽牡丹专家,对搜集、整理、保护我国传统牡丹品种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赵孝庆、赵孝知、赵孝崇、赵建朋、赵建修等一大批牡丹专家,被誉为菏泽牡丹界“一代宗师”绝不为过。
“我高中毕业后,便跟随当时菏泽最有名望的牡丹专家赵守重等人学习牡丹栽培、管理、嫁接技术,同时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珍稀牡丹、芍药品种。”牡丹专家赵孝知回忆。赵楼牡丹研发中心左侧墙上悬挂着赵守重的照片,黑帽、黑棉袄,面庞瘦削、面色黢黑,标准的农民形象。
赵守重出生于1910年,是1949年后继承和发展中国牡丹种植业为数不多的专业技术人才。1949年至1955年,他把分散在菏泽各农户的传统牡丹品种搜集、整理起来,共112个牡丹品种、32个芍药品种,对传统牡丹、芍药品种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他的主持下,1955年至1975年20年间,通过授粉、嫁接等方法,260余个牡丹新品种、108个芍药新品种应运而生。
从1954年开始,赵守重协助中国第一代牡丹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家琪,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喻衡,完成了菏泽牡丹调查摸底工作,总结出了牡丹栽培、药用加工等一系列成功经验。
赵孝知回忆,赵守重曾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孝知啊,我们都老了,眼睛也不好使了,看品种特别费劲。牡丹栽培管理都好学,唯独识别品种最难。你年轻有文化,只要想学,一定学得很快。”
赵守重认为,识别牡丹品种,春天看芽、叶、花,秋天看叶、鳞芽,落叶后看鳞芽、枝条,从地里刨出来看根系的粗细、长短以及须根多少。多年过去,赵孝知仍然清晰地记得老师的教诲。
鲜为人知的是,洛阳牡丹专家王二道、王三道,曾经在菏泽跟随赵守重学习七八年牡丹技术。后来,王氏兄弟成为洛阳牡丹界的元老。
为了纪念赵守重为中国牡丹作出的突出贡献,1964年,有关部门将他亲自培育的一个牡丹新品种命名为“守重红”。此花颜色浅红、色泽宝润、叶展大方、株干挺直,是具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高贵品质的品种。
牡丹梦连着中国梦
从野外探索到牡丹嫁接,从反季节催花到新品种研发,从昆明世博会一举夺魁到牡丹籽油研发……赵孝庆,是菏泽牡丹产业精彩蝶变的重要见证者和推动者。他数十年钟情牡丹,怀着一颗虔诚的心,执着地在牡丹王国驰骋。
1948年,赵孝庆出生在赵楼赵氏牡丹世家,自幼在牡丹花丛中玩耍、成长,成年后全力推动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1980年,日本知名牡丹种植和经营专家安部功来菏泽访问,双方最后达成3年交流计划。第一年,菏泽以赵粉、紫二乔等6个品种、每种5株,交换日本太阳、花王、初乌及法国金鸱、金晃、金帝、金阁等7个品种、每种5株。第二批交换的品种达上百种,后全部栽种到老城墙东南角小游园内。第三批交换的品种全部栽种在北城墙附近。赵孝庆、安部功等人的友好交往,使双方国民不出国门便可欣赏到对方的精品牡丹,牡丹也成了中日友好的象征。
1983年,日本牡丹协会会长乔田亮二专程访问菏泽。赵孝庆和乔田亮二代表双方在原赵楼牡丹园共同栽种了一棵龙柏树。
多年过去,赵孝庆依然清晰地记得参加1992年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的情景。
展会由原赵楼牡丹园承办、赵孝庆负责。赵孝庆回忆,为了保证展览效果,布展期间需要打造一座牡丹山景观。他们选中松树皮堆积造山,再在山上覆一层草皮,然后将牡丹和其他花草树木假植在山上。经过多方努力,一座非常自然壮观的牡丹山,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
最令赵孝庆自豪的,是菏泽牡丹在那届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上获得惟一一块银质大奖(金奖由法国获得)。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沛阿旺晋美正在法国访问,听说中国牡丹在展出并获得大奖,乘坐专机抵达波尔多,向赵孝庆等人祝贺。
19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云南昆明举行,山东省任命赵孝庆担任牡丹项目技术总指挥。他克服千难万险,最终让5000盆牡丹花如期盛开。在昆明世博会上,菏泽牡丹一举夺得111个牡丹单项奖中的81个奖项,其中三个金奖、两个名列第一。
虽然在2010年之前,我市在牡丹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开拓,但一直没有形成规模,与牡丹产业化相去甚远。这一切都仿佛在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菏泽牡丹产业化需要这个人用慧手推开财富之门。这个人就是赵孝庆。
渴望创新、不走寻常路,是融入菏泽人血液里的特征。在经历了成百上千次试验之后,赵孝庆终于发现了宝藏——牡丹籽可以榨出高品质的食用油。2011年3月,国家卫生部批准牡丹籽油为国家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正式成为我国食用油大军中的一员,迈过了通向市场的门槛。
“1980年,我去北京参加中国花卉进出口会议。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慕华说我国牡丹产业发展很快,新品种培育很多,但至今还没有真正的黄色品种,如果能培养出真正的黄牡丹就好了。”7月12日,赵孝庆回忆,“回菏泽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培育出真正的黄牡丹?只有找到真正的野生黄牡丹,才能杂交出真正的黄牡丹品种。哪里有野生黄牡丹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植物学家,查找资料,结果在《云南植物志》上看到了云南紫牡丹和黄牡丹,这才下决心去云南考察野生黄牡丹。”赵孝庆对野牡丹情有独钟,1980年,他和赵孝知跋山涉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远赴云南考察、引种野生黄牡丹。
此次云南之行,来回用时一个半月,二人几乎走遍了云南的山山水水,付出了艰辛,收获了甘甜。专家们说,他们是新中国历史上发现野生黄牡丹群落的“第一人”,为牡丹的引种和杂交育种奠定了基础。此后,赵孝庆多次到西藏、四川进行野生牡丹考察。
“从七世祖赵瑞波开始,赵楼赵氏以牡丹为业已经传承400余年,至我是二十四世。说实在的,我们这个‘牡丹世家’确实付出了很多。”赵孝庆说。
“牡丹梦连着菏泽梦”,在赵孝庆的办公室,悬挂着这样一幅书法作品。其实,每个菏泽人心中都有一个牡丹梦,牡丹梦连着中国梦。
责任编辑:刘亚
7月6日,山东省第十五届“百县篮球、千乡乒乓球、万人象棋”菏泽鲁西新区“曹州武校杯”选拔赛正式开幕。菏泽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兰芳,鲁西新区教育体育服务中心副主任杨宏,菏泽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公共体育部主任张学庆,曹州武术学校校长贾振东,鲁西新区教育[详细]
7月4日,郓城县宋江武校全体师生为参加2023年山东省武术散打男子锦标赛的教练和运动员们举行了欢迎仪式。[详细]
6月28日,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举行欢送仪式,欢送东方武术学校舞狮队9名队员赴香港演出。东明县东方武术学校舞狮队受到香港各界庆典委员会(以下简称“庆委会”)邀请,于6月29日赴香港,参加6月30日至7月2日,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6周年活动演出。[详细]
6月20日,2023年菏泽市“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启动仪式暨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活动在菏泽市牡丹区润泽小学举行。[详细]
6月19日,由山东省学校体育协会主办,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承办,菏泽市太极拳文化研究会、法正项目管理集团协办的2023年山东省高等院校太极拳锦标赛在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正式开幕。[详细]
为进一步加强菏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根据省体育局工作要求,6月11日—13日,为期三天的2023年菏泽市太极拳一级社会指导员培训班在单县举行。国内著名教练、裁判杨品红、宋晓忠两位老师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等方式为参会人员进行授课,来自菏泽市各县区的太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