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代玲玲 报道
本报济南7月28日讯 去年我省出台“金改22条”以来,山东金融领域各项改革深入推进,金融创新日趋活跃,成为吸引外资的洼地。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显示:1-6月份,全省新批金融项目22个,合同外资8.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4.5亿美元,分别增长1.2倍、6.9倍和3.1倍。
上半年,我省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实际到账外资33.5亿美元,占全省的41%。其中,交通运输物流业6.2亿美元,增长63.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5亿美元,增长10.5%。新批养老服务机构、研发中心各1家;投资性公司2家。
制造业增长较快。1-6月份,制造业实际到账外资42.9亿美元,增长37%。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3.8亿美元,增长67%;专用设备制造业3.5亿美元,增长58.2%;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7亿美元,增长1.3倍。
落户山东的外资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今年上半年,新批项目平均规模140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67万美元。新批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143个,合同外资57.2亿美元,增长11.1%,占全省合同外资总量的61.9%。新批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24个,合同外资19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是青岛联彩石油储运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美元。
此外,批准永旺、伊藤忠、耐克森、德尔福、中海石油、华润等10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了13个项目,平均项目规模7713万美元,合同外资4.6亿美元,实际到账3.4亿美元。
从外资来源地看,香港依然是我省投资主体。韩国、日本、美国、中国台湾、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实现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