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制手机袋,课前手机统一“入袋上墙”
12日上午,距上课还有3分钟,菏泽学院外国语系2014级本科1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将手机调成静音,陆续放到挂在教室后墙的手机袋内,然后等待着老师的到来。
记者看到,这个手机购袋是由约1平方米的碎布组成,上面密密麻麻地有40个小口袋,每个小口袋上都有对应的照片。据外国语系辅导员张丽竞介绍,全班每个同学都有相应的放置手机的口袋,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上交,以安心听讲。
据张丽竞介绍,现在不少学生上课玩手机,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很影响学习,即使将手机调成静音,但手机一震动,对学生也会产生影响,“10月份时,曾让学生将手机放在讲台,后又准备篮子,但总觉得没有新意,最后学生出招,将宿舍内不用的床单、衣服等裁剪好并缝补成小袋子,自制手机带,将其挂在墙上,学生在上课前将手机调成静音,放置在袋内,等下课后可以查看是否有电话或者短信。”
“手机袋都是学生自己缝制,不仅做到了废物利用,对学生也有纪念意义。”张丽竞说,在10月中旬系里还举行了以“让指尖远离手机,让教室回归宁静”为主题的手机袋展览,将学生的手机“上墙”,不仅对于学生学习有极大的帮助,也激发了老师讲课的激情,现在不少学生都养成了上课不带手机的习惯。
记者了解到,不仅外国语系将学生手机“上墙”,资源与环境系、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系等,也同样自制手机袋,将学生手机“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