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经济账,秸秆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属于天然的土地“滋补营养品”,一亩玉米秸秆还田,相当于上了10多公斤化肥。秸秆粉碎到地里,减少水分蒸发,少浇一两遍水,一般性旱情无需浇水,省工、省油。另外,使用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每亩能节省10元。
二是环保账,秸秆还田是我省减少焚烧最主要的途径。“不用再犁地、耙地了,避免了机械重复耕地造成的土地压实,而松土的‘功臣’蚯蚓也同时躲过了一场劫难,这都有利于减轻土壤板结,有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赵佃福说。
诸城市农机技术推广站站长、高级工程师台沐云也深有同感。他说,保护性耕作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推崇的一项成熟的综合技术,集秸秆还田和免少耕播种等先进农机农艺于一体。免耕播种后,土壤只需要三年深松一次即可。
“据测算,在实施秸秆还田的地块,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01%,还田以后的地块小麦单产增加45公斤以上,增产幅度为8.9%。来年再种玉米,则生长植株健壮,成穗率高,还田地块与未还田地块对照,玉米亩产增加50公斤,增产幅度8.2%。”
他们介绍,我省有些地方秸秆还田效果不理想,不是因为保护性耕作技术不成熟,而是操作不到位,免耕施肥播种机的深浅调节不当所致。
诸城市对农户购买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深耕深松机等保护性耕作机械实行了重点补贴,目前全市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保有量3300多台。今年,全市有40多万亩小麦实现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模式,仅此一项,农民可节本增效6500多万元。
9月25日,在全省三秋农机化现场会上,省农机局局长高明飞表示,今年全省要大力推广深松及免耕播种、精量播种等机械化新技术。记者了解到,自去年开始,我省在32个县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财政共出资3700万元,今年试点任务将全面完成。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靳红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