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来到山东,考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推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希望山东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锐意改革,敢闯新路,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攻坚战,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这篇大文章,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中走到前列。
习总书记视察山东近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牢牢把握山东工作的正确方向,努力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走到前列;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决心,努力把中央改革蓝图变为山东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增强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感,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弘扬优良传统,推动工作指导重大转变;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锐意改革,努力开创山东各项工作新局面。
习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前夕,本报记者踏访齐鲁大地,倾听各界心声,深入观察近一年来发生在这片沃土上的显著变化和深刻变革,探寻山东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历史足迹和前行方向,展示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实际行动、实际成果的山东答卷,向总书记汇报,向全省人民汇报。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要敢于啃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提出,要正确、准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善于把自觉维护中央大政方针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纵览山东一年来的改革举措,凡是市场能有效配置、调节的,就交给市场;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政府科学施策、果断出手。在这场涉及简政放权、工商注册监管、财政金融改革、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等方面,被山东的决策者称为“创造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的改革进程中,对市场主体的审批、扶持、监管都遵循这一原则,从而使市场主体井喷式诞生,且充满生机活力。
这个力度没想到——
既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更须有序推进的智慧
“3亿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审批权,省里已下放到设区市。”10月25日,省编办副主任刘维寅对记者谈到简政放权时,声调明显高了起来。“原来我们向省政府主要领导报的是‘1亿美元以下’,没想到被打了回来。在省领导建议下,上限提高到3亿美元。这个力度我们没想到。”
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个问题,是政府管得过多过宽,束缚市场作用的发挥,解决之道是简政放权。山东的特点是力度大、上下呼应、改得彻底。自去年7月31日到今年10月10日,近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里,省级共分五批削减342项行政审批事项,市县两级削减3500多项,密度之大、力度之重前所未有。
权力下放给地方,地方怎么办?一根光缆两台电视,身在高青县,就能办淄博市的审批。30多道手续以往要跑一年,现在仅需50天。山东上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洪禄,最近体会到了审批改革的成效。高效来自淄博在全国首创的市、县(区)建设项目远程视频联动审批机制。
一年来,各地在做好承接和削减自身审批的同时,主动探索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淄博除了推出视频联动审批,还推出工业园区项目不用单独进行有关评估的“区域化评估评审”,聊城推出工商、国税、地税、质检“四证联办”制度,济南市在政务大厅设立项目总受理窗口,实行并联审批“一号通”。各地职能部门的审批事项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处室向政务大厅集中,现在全省各市县都建立了政务大厅。
简政放权对政府部门来说是“革”自己的命,越往后越难。如何确保下放权力的“含金量”?山东推出一项治本之策:摸清各部门的审批“家底”,将各家的审批权统一编制目录,既按图索骥去精简,又明确规定,未纳入目录的审批事项一律不得实施审批。
从今年2月开始,为编制目录,省编办的工作人员一家家去省直部门协调。“意外”时常发生:有的部门本已同意取消某一项审批,但很快发来正式函件,要求恢复。关键时刻,分管副省长们站了出来:哪个部门不能如期取消,就约谈哪个部门。最终没有一个部门被约谈。
今年9月,省级行政审批目录向社会公布,市县级的将于年底前全部公布。
当前经济运行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主体过少、不活跃。降低门槛,让更多“鱼”涌进“池子”,山东在这方面行动早、力度大。国家部署今年3月1日进行工商注册便利化改革,山东去年就实行了工商注册改革“30条”,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减少注册前置审批事项31项……今年1-9月,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73万户,同比增长49.38%。
真金白银式的改革措施背后,是各级政府治理理念的变化,由视各类市场主体为潜在的违法者,转而视其为法治社会下的守法者;由设置各种门槛防范他们,改为降低门槛方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