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墙的标语
大众网评论员 丁厚勤
春节前,菏泽实验小学北校区附近出现一面“爱心墙”。有部分衣物被挂在墙上,另有部分衣物整齐地叠放在纸箱和收纳袋里。墙上有几句话:这是一面温暖的墙,上面挂满了善良。(详见大众网报道http://heze.dzwww.com/news/201603/t20160309_13960635.htm)
“爱心墙(Wall of Kindness)”的创意来自伊朗,活动的宗旨是:如果不需要,请留下;如果需要,请带走。菏泽市广播电台“行风热线”栏目组将它引入菏泽,市民可以将自己闲置的物品挂在墙上,每天早上,这些物品就会领走一些。
这种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慈善救助方式,其实在中国早就出现过。军旅作家彭荆风在1977年发表的《驿路梨花》里,就曾描写了云南边地一个温情故事:哀牢山深处的梨树林边,有一个草顶、竹篾泥墙的小屋。路过的行人可以在屋里获得食物,能够果腹也能休憩;又有不少停留过的人回来,为小屋补充物资,将爱心延续下去。
无声的帮助往往更见真情。慈善本无关留名,在“爱心墙”上挂上一件衣服,便是传递一份爱的火种,无须知道谁拿走了它。这种方式让接受救助的人更加从容,他不必有面对面的局促和不安,内心却会充满温暖和感激。
爱心都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挂在“爱心墙”的物品没有人看管,但都到了需要的人手中,并没有被无序取走。在信任缺失的当下,这里无疑是城市最温暖的一角。我们不能低估每个人内心的善良。在巨野县城,有一家由两名下岗职工经营的早餐店,顾客到这里用餐像乘公交车一样自己付钱,然后自己从无人看管的钱箱里找零,19年来只出现过一次对不上账的情况。这份信任,同样蕴藏在无声的交流中。
“爱心墙”在全国很多城市陆续出现,汇聚了民间爱心的洪流。同时,在运作的工程中,它也面临着一些质疑,比如物品摆放不规则影响市容,物品的安全性无法保证等。这些都是应该完善,而且可以完善的。重要的是,“爱心墙”打造了一个城市文明的开放空间,人们在这里有了无声的交流,爱心在这里无声地延续。
如今城市的版图不断扩大,城市的高度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的发展需要爱心的浸润。“爱心墙”是一个平面镜,救助者和被救助者在它面前是平等的,有一样的尊严和尊重;“爱心墙”是一个聚光镜,它将人们的目光聚集在每个人的幸福上,让社会更加和谐;“爱心墙”是一个放大镜,爱的火种在这里迅速蔓延,让人们的灵魂引领城市发展。
爱心无价,无声胜有声。愿更多的人参与到慈善公益事业中来,让这个社会多一些无声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