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分年龄段体检建议图”
30岁避“糖人”,40岁要“关心”,50岁防“骨脆”,60岁防“卒中”……近日,一张分年龄段体检建议图在网上走红,该建议图中明确标出在20—65岁期间,各年龄段应该重点检查的项目。建议图引得众多网友转发收藏。对此,临床医学专家表示,此图有参考意义,但具体到每个人还是要因人而异,体检才更有价值!
【20岁】
生殖系统肿瘤要预防
【原图文摘】20岁起就可以观察某些危险信号,以便早期发现肿瘤和其他严重疾病。其中,生殖系统疾病和黑色素瘤等值得关注,建议每年进行皮肤检查,另外男性每年查睾丸女性每年查盆腔和宫颈。因为睾丸癌是男性20—39岁最常见肿瘤,黑色素瘤是25—29岁女性最常见肿瘤。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说,黑色素瘤对于25—29岁女性而言究竟是不是最常见的肿瘤临床尚有争议,从国外研究来看,一般典型诊断年龄在50岁以上,但也有20多岁就发病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很多20多岁的女孩子为了追求皮肤的洁嫩而大量使用化学类化妆品,造成化学性皮肤污染,往往适得其反,刺激了黑素细胞的过度增殖,增加发病几率。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主任陈卓介绍说,对所有男性,尤其15—39岁的男性来说,都是睾丸癌的高发期,由于从发生睾丸癌到发生淋巴结转移平均需3个月时间。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有必要每年进行睾丸体检,每个月也可以尝试自我检查,具体手法如下:站立位,使阴囊自然下垂,手掌托起阴囊。双手轻轻捏住睾丸,拇指放在睾丸上方,食指和中指放在下方。用食指和拇指轻轻转动睾丸,检查其大小、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硬块,并注意左、右侧睾丸有无区别。如有异常的豌豆或鸽蛋大小、不疼的肿块,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30岁】
不胖也要每年测血糖
【原图文摘】30岁起要逐渐关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问题,血糖每3年查一次,体重超重者建议每年查一次血糖。30岁之后女性乳腺癌和男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开始增高,要注意预防,及时体检。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内分泌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张永文介绍说,30岁以后经常测血压是有必要的,但是血糖每3年查一次频率有些低了,尤其是大家不能有体重超重才要重点查的误区。糖尿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饭多、喝水多、排尿多,体重减少),主要出现在1型糖尿病患者身上。这类患者病因多为胰岛素“绝对”不足,人体不容易储存能量,于是就会消瘦,多见于青少年,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发病后体重继续下降,且较为明显。所以即使不胖的人也应该至少每年测一次血糖。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主任王元钊介绍说,对于乳腺癌而言,30岁以后的女性关注度明显高于结直肠癌,虽然统计资料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但从发展趋势看,女性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结肠癌。因此无论男性和女性每年都应到肛肠科做一次指检!
【40岁】
关注心血管风险
【原图文摘】从40岁开始衰老表现明显增加,癌症风险也开始增加,心血管疾病值得关注。女性每年要做乳腺检查,男性有家族史者,45岁以后前列腺癌风险增加。结肠癌筛查和乳腺检查每年都要做。
【专家点评】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邢俊武介绍说,今年8月,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报告显示,由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流行,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仍在持续增加,相当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心血管病患者。高血压是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相关。所以40岁以后对血压的检测要特别注意!
【50岁】
关注肠道和骨密度
【原图文摘】50岁后要关注骨质疏松、结肠癌的风险,前列腺癌在男性50岁以后会高发。卵巢癌在女性50岁以后高发,心脏病成50岁以上女性第一死因。
【专家点评】对于50岁起关注肠道和骨密度的说法,专家表示认可。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卓介绍说,这个时间段还应注意膀胱癌!膀胱癌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加,男性发病率较高。这种癌症患者在泌尿外科接诊的癌症患者中所占比率很高,一般早期无任何征兆,即便出现血尿,早期一般肉眼也难以发现。不少膀胱癌患者都是在体检时无意间查出膀胱占位之后才进一步发现的,但是很多常规体检中并没有对泌尿系统的b超检查这一项,对于5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男性,非常有必要在体检的时候加查这一项。此外,有膀胱结石的患者也应及时就诊,以免诱发膀胱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