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金秋飘香的思明,一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往往是探究这个城区发展变化的最佳视角――
9月,美国basefx电影特效公司在思明区建设影视特效制作基地;全球知名“猎头”公司任仕达将设立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帮助厦门及福建招聘全球人才。
同样也是9月,《思明区街道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出台,考核街道领导班子,不以gdp大小论英雄、只以功能发挥好坏论成败。鼓浪屿、中华、厦港等文化底蕴深厚的街道,将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放在保护、挖掘和提升历史文化上。
前者是“加法”效应,后者是“减法”效应。这一加一减,折射的是思明区转型发展更稳、更快的的扎实步伐,这也正在成为思明区谋求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建设幸福思明的生动写照。
昨日召开的中共思明区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建设幸福思明”的明确目标。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型”上动真格,在“发展”上见实效――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思明区要求全区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所有力量都必须聚焦聚集于这个中心。今日,本报为您解读思明区加快转型发展、全力建设幸福思明的六大关键词。
1、总量提升
优化传统产业,狠抓重点项目建设
要通过技术升级带动、品牌建设带动、节能降耗带动等形式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合作,提升竞争力。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建企业家回信精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办好民企“创二代”、全国闽商“创二代”培训班,帮助企业增资扩产,解决企业实际难题,向服务要效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近期美团网就增资2000万美元扩大在厦的业务量。要用好总部经济政策,坚持大力引进和重点培育相结合,加速优质总部企业集聚。要结合“三旧”改造,进一步盘活用好存量资源、闲置资源,增强发展后劲。
在主动顺应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拓展培育消费新热点的同时,狠抓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要抓好省市下达的重点项目和自身明确的91个总投资822亿元的项目,加快动工建设,形成提升总量的重大支撑,形成现实生产力,同时发挥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促进增长的关键作用,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加快推进安溪经济开发区思明园建设,在园区建设、运营管理、招商引资等方面体现思明水准。
2、结构优化
形成“两带两区”产业布局
近期,思明区围绕“高端、新兴、特色”产业发展思路,梳理出“两带两区”的产业布局(即商贸文化经济带、旅游会展经济带、两岸金融中心区、鹭江道中心商务区),并制订了以“1+6”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路径(即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以金融、商贸、旅游、会展、文创、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为六轮驱动),编制完善了产业发展路线图。
在思明区的蓝图中,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实现产业集聚、产业领先、产出效果明显。除了加快金融业发展、提升商贸业能级、促进旅游业提升、扩大软件信息产业优势外,还将在会展业上,加快会展四期建设,推动慕尼黑展览等世界知名展览公司落地;文创产业方面,围绕时尚设计和工业设计两大定位扶持壮大龙山文创园,引进国家级、世界级的名师名企,尽快形成时尚产业链,提高思明区在国内时尚界的影响力。
3、功能完善
结合城区风貌等,延续城市文脉
全市“三规合一”为思明区指明了发展之路。在“一张图”中,思明区将更加自觉地谋划发展之策,结合城区风貌、生态环境等实际,延续城市文脉,实现永续发展。
在增强城区主体功能上,思明区要求各街道要根据各自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发展思路,同时有效整合资源,营造优势,促进差异发展。在提升城区承载力和宜居度上,要优先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完善城区功能配套上。
在推进城区有机更新上,要加强老城区历史风貌和特色建筑保护,让“老厦门”传统特色空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加快提升黄厝、东坪山等“城中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
其中,思明区要求,对于鼓浪屿和环岛路,要把整治提升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通过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切实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4、治理创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