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
“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为思明区提供了城市社区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路”和“桥”。思明区将继续深化共同缔造理念,不断创新社会治理,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范本。
要多把服务资源给基层。要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公房清理力度,多腾“商业资源”转化为“民生资源”。
要多让社会组织覆盖群众。要加快各具特色的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要大力发展兴趣型、功能型等各式各样的社区组织,让居民就近就可以找到组织、在家门口就可以参与活动。
要多让群众自我管理服务。不断增强群众的自治功能和自我服务功能。大力推广“工作坊”模式,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促进群众参与。
5、民生改善
聚焦民生建设关键领域薄弱环节
加快转型发展,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思明区将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将加快转型发展的聚集点放在惠民生上,向民生改善要发展潜力。
坚持民生优先。牢固树立“幸福是具体的”和“把最好的资源留给群众”工作理念,多做“托底”、“兜底”的工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情,努力使老百姓生存有尊严、生计有保障、生活有希望。健全完善均衡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努力让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感受到社会的和谐、生活的幸福。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建设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敢啃硬骨头的精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需求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切实改善民生福祉,抓实“最后一公里”。
6、两岸融合
加快对接台湾现代服务业
未来几年,思明区要深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对接台湾现代服务业,特别要注重对接台湾文化创意设计,吸引台湾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企业落户,打造海峡两岸文创产业交流合作示范区。
要深化文化融合交流。争取台湾相关单位来思明区设立合作基地和办事机构,争取举办两岸大学生文化创意与设计大赛。
要深化社会融合互动。台湾“社区营造”理念将被融入到思明区的社会治理创新中,通过聘请台胞社区规划师、社区主任助理、培植台湾社工组织等举措,引导台胞参与社区治理,推动官任社区、莲花香墅片区、曾厝 文创村等“台”元素集中、“台”氛围浓厚的社区加快打造成“两岸同胞共同家园”的典范。
本报记者吴晓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翟晨晨